为啥中国心梗患者越来越多? 劝告: 家里若有这2样东西, 赶紧扔掉
发布日期:2023-09-29 07:29 点击次数:128“救护车要收费的!我们自己开车赶过去就行了,也不远”
刘大妈拦下正要呼叫救护车的儿子,搀扶着老伴往外走。
原来刚刚老李正一边抽烟一边看着电视,突然感觉胸痛、呼吸困难,整个人控制不住地倒在地上,儿子赶忙跑过来观察情况,初步判断父亲是心梗发作了。
但家里的急救药也已经吃光了,本想拨打120却被母亲阻拦,最后只能自己开车去医院。但正值下班晚高峰,即便医院距离不算很远,他还是花了40分钟才到医院,这时老李已经失去了意识,最终即便经过医生的抢救,还是因为心力衰竭离世了。
一、65岁男子心梗发作拨打120,最后怎样了?
与老李情况相反的是,65岁的王大叔过去是一名急诊科医生,有天吃过午饭后在家睡觉,忽然出现持续一段时间未缓解的胸痛症状。
他凭自己的经验诊断为“心梗”,王大叔没有任何耽误,让家人拨打了120电话,服用了急救药物,然后耐心等到医务人员的到来,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,救护车便来到了。
在救护车尚,医生给他做心电图检查,可是刚到医院他便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情况。好在急诊医生及时给他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、电击除颤、心肺复苏等措施,他的呼吸和心跳才恢复了稳定。
医生检查后,发现他心脏一侧冠状动脉完全堵塞,需及时手术开通血管,好在经过积极的抢救,王大叔脱离了生命危险。
据统计,我国每年有60万例新发心梗患者,其中只有3万人得到了及时规范的救治,有30%以上的人都丢了性命。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,2002-2017年起我国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,40岁以上的人明显增多。
二、为什么我国的心梗患者越来越多?
近几年我国心梗患者越来越多,心梗等心血管疾病,发病率高、致死率高,已成为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。
心梗也指急性心梗,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、供血不足,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。
目前,心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。一项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,85%的年轻急性心梗患者(年龄小于55岁),发病与抑郁症、吸烟、家庭收入低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胆固醇血症和早发性心梗家族史7个危险因素有关。
而之所以我国年轻人心梗高发,则与以下几种行为有关!
1、吸烟
吸烟是年轻心梗患者的高危因素之一,一项对心梗患者的调查数据显示,18-34岁的心梗患者吸烟率达到了78.02%。
有数据显示,戒烟能降低心梗患者30%-40%的复发率及45%的死亡风险。
2、饮酒
过量饮酒会引发血脂异常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是心梗的高危因素。
3、不控制体重
管不住嘴、迈不开腿,很容易导致肥肉堆积,体重超标。而肥肉的堆积会导致血管硬化斑块的增加,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4、经常熬夜
如今的很多年轻人12点以前都睡不了觉,熬夜是常态,而经常熬夜睡眠不充足,就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,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。
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,建议尽早将家里的烟、酒“扔掉”,尽早远离,日常控制好体重,少熬夜,规律作息,有助预防心梗的发生。
三、心梗有前兆吗?3个异常别忽视
轻则致残,重则致命的心梗,让很多家庭分崩离析,其实心梗来临时,身体是会发出求救信号的,一旦出现下面几个异常症状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1、心绞痛
原本发作过的心绞痛症状呈现进展性的加重,发作频率增加、疼痛加重、持续时间变长,且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等,可能是急性心梗所致。
2、心慌、胸闷
心绞痛时还出现了心慌、胸闷、恶心、呕吐、气短等症状,要警惕急性心梗发作,最好尽快排查。
3、极度疲乏
身体好端端出现极度疲乏症状,也要警惕急性心梗,尤其是在情绪激动、体力活动、暴饮暴食后出现的话,更要提高警惕。
如果识别到了心梗发作的信号,具体应该怎么做?
如果怀疑心梗要及时拨打120,并及时送医,让医生尽早疏通堵死的动脉。等待就医时要注意平卧休息,并立即嚼服300mg的阿司匹林,并监测好血压。
血压正常的话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,5分钟后症状不缓解可重复使用,记住随时关注症状,如果血压偏低的话就忌用硝酸甘油。最好不要擅自服用其他药物,以免影响疾病救治。
心梗作为一种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致死率高的疾病,发病人数越来越多,而且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。发病时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救治,那或许能生存下来,发现心梗症状,要及时拨打120,并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。
参考资料:
[1]《得心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!做好4件事,让你远离它》.果壳.2022-05-13
[2]《7天抢救了四位30多岁的心梗患者,他们有6个共同习惯!》.健康时报.2023-06-14
[3]《被心梗“偏爱”的年轻人》.腾讯医典.2022-11-20
栏目分类